-
聚焦25萬億超級市場,智慧城市布局按下加速鍵
adinnet / 2021-09-18 17:53 /洞察
從2014年的0.74萬億規模到2022年預計25萬億的超級市場,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速度可以用“巨變”來形容。
2008年,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,并于2010年正式提出“智慧城市”愿景。
2013年,住建部公布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,共有90個城市入圍。
2016年,“十三五”規劃中,提出建設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,進一步推動智慧城市的落地。
2018年,發布了關于“智慧城市頂層設計的總體原則”相關政策。
2020年,在全國兩會中,新基建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如何讓“城市大腦”變得更聰明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。
2021年,是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節點,“十四五”規劃中明確提出,未來將加快數字化建設,推動“新基建”步伐,以建設數字中國為目標,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。
隨后,全國31省市相繼發布重要文件,全部把發展智慧城市列為未來的首要任務。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,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到2022年將達到25萬億元。
智慧城市新篇章就此拉開。
01
為什么要打造智慧城市?
全球城市化速度以不可阻擋的趨勢向前推進,到2050年,有近70%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。作為人口大國,中國和印度將引領整個亞洲成為全球城市化最快的地區。
最新數據統計,全球人口76億左右,城市人口已超過40億,其中中國人口14億,城市人口已達到8.3億。在城市急速擴張的過程中,中美城市化差距正在一步步縮小。
但同時,隨著城市化加快,人口大量涌入城市,導致的交通擁堵、水電不足、環境污染、住房緊張、安全問題、能源緊缺等問題,又成為阻礙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阻力。
以德勤的研究報告為例,2019年全球共有40座以上的超級市場(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),其中中國就擁有包括北上廣深杭津等在內的13座超級城市。在交通通勤方面,北上廣平均通勤距離在15KM以上,通勤時間平均超過半小時,北京以平均53分鐘位于榜首,而智慧交通發展較好的城市,如上海、倫敦、紐約,相同距離下花費的時間則較少。
另外,城市廢棄物也是一項巨大挑戰,據調研,中國57%的垃圾處理方式為填埋 ,因垃圾堆積侵占土地超過5億平方米,每年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。伴隨城市化進程加深,貧富差距擴大,城市犯罪率逐年攀升,安全問題待解決;水電燃氣供給不足,減少能耗需優化;醫療資源緊缺、老齡化嚴重、空氣污染、噪音污染...
這一切,都成為了阻礙城市可持續發展的“城市病”。
怎么解決這些問題?以5G、物聯網、云計算、IoT、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成熟發展為我們指明了方向,將前沿科技運用在城市的各個環節,實現智能化、自動化、精細化運營管理,打造新一代智慧城市,提升城市管理效率,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。
02
全球智慧城市發展趨勢
為了應對城市化帶來的挑戰,全球各國投入巨額資金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。2013年中國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在智慧城市中投資規模達到5000億元;2015年美國布局智能交通及電網,投入1.6億美元;2015年印度擬用PPP模式打造百座智慧城市,未來5年內投入75億美元。
無論是發達地區,還是發展中地區,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在積極投身于智慧城市的建設,其中,中國、歐美、日韓、新加坡等處于領先地位。
數據顯示,中國智慧城市規模在最近幾年均保持了30%以上增速,智慧物流、智慧建筑、智慧政務、智慧醫療等領域都表現出強勁的潛力。
自從智慧城市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后,中國智慧城市試點呈現出分級建設、多點開花、提質增效的發展趨勢。各地呈現因地制宜、因城施策的發展局面。綜合來看,一線城市的智能水平已經大幅度領先于其他城市。核心原因在于,第一梯隊的城市政策執行和資金支持較為充足,技術水平相對完善,但二線城市仍在加速追趕,加大所有資源投身于智慧城市的建設中。
“十四五”規劃的出現,繼續推動了智慧城市的落地,各地政府根據需求細化了未來的建設方向。
03
未來智慧城市如何規劃?
2021年,在“十四五”規劃的指下,31省市明確指出,要加快智慧城市以及新基建的規模部署,運用前沿技術推動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,正式拉開了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的智慧城市新篇章。
通過各地規劃分析得出,各城市之間的發展水平與信息化程度千差萬別,智慧化建設側重點也不同。對于一二線發達城市,智慧城市建設以提高創新和競爭能力為主,發展民生相關建設;而中型城市,則結合當地旅游、文化、港口來完成智慧城市基礎建設。
04
智慧城市產業鏈分析
智慧城市不是曇花一現,需要各城市制定發展目標及嚴密的規劃,在建設過程中思考9大能力維度框架,再與自身城市需求相結合,從上到下、從內到外,分步實施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設。
智慧城市是一項漫長而復雜的工程,包含了智慧醫療、智慧交通、智慧能源、智慧教育、智慧金融、智慧制造、智慧園區、智慧物流等多種版塊。
在整個服務產業鏈框架中,可以歸納為5層,分別是:
應用層
城市級計算層
平臺與基礎設施層
感知與通信層
智慧城市頂層設計
其中,包含了阿里云、騰訊云、華為等巨頭,西門子、浪朝等硬件廠商,移動、聯通、電信等通信品牌,以及在城市安全領域有優勢的深信服、亞信、安恒信息等知名品牌。
整個產業鏈中的上下游,共同支撐起了智慧城市的落地建設??梢灶A見的是:在智慧城市建設這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中,盡管各巨頭相繼涌入賽道,但單憑一己之力無法承接整個城市的智慧化建設。
在智慧城市的實施中,一定是合作大于競爭的關系,各大品牌和服務商群策群力,將各平臺的優勢發揮最大價值,是未來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關鍵點。
作為IT服務行業中的先行者,艾藝經過15年的縱深發展,基于數字孿生、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技術,已在智慧物流、智慧倉儲、智慧港口、智慧醫療、智慧園區、智慧工廠等領域形成體系化的服務模型和方法論,服務過上海醫藥、中遠海運、騰天節能、萬國數據、國家電網、聯想等知名品牌的智慧化建設。
同時,艾藝在無錫智慧城市建設中,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打造了數字可視化感知系統,通過物聯網、云計算、AI智能、大數據等對整個城市實時監測管理,實現對城市交通、環境污染、城市能源、城市樓宇、電梯、社區、車輛等以“上帝”視角一體化、智慧化管理,構建城市的數字大腦,提升城市感知水平和響應速度,全面支撐城市的可持續發展,形成數字化生態環境,為無錫的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基礎。
無錫智慧城市設計
在國家政策與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動下,智慧城市正在已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城市落地實施,北京、上海、重慶、深圳、成都、杭州、深圳等都已出臺了新基建政策。未來的2-5年中,我們將見證著一座座城市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眼前,為居民帶來更加安全和便利的生活。
艾藝將繼續秉承「打造共建、共享、共治的智慧城市」理念,發揮自身在IT服務領域具備的優勢,在中國未來的智慧城市落地建設中,完成各產業生態的系統與應用打造,以專業、開放、創新的心態期待與更多產業鏈中的各大品牌與平臺合作,共同推動智慧城市在中國的發展。
- 最新文章
- 1.2020年軟件開發行業發展趨勢分析
- 2.2021全球智慧城市大獎榜單出爐,成都和武漢摘得桂冠!
- 3.顛覆產能+業務創新,“智慧工廠”成制造業突破口
- 4.吳思:項目經理,推動項目高質量落地的紐帶
- 5.2020:直播購物商城的發展趨勢和優勢分析
- 熱門文章